2021我国人工智能三大展望:政策红利更加多样,技术应用更加成熟,生态环境更加完善

2020年是会被记入史册,是会被后人不断提起的一年。这一年,各行各业都在与疫情作斗争。比尔盖茨说:“这就像一场世界大战,只是这一次,我们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在这场抗疫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的人工智能设备,它们的出现提高了疫情的防控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它们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美国《福布斯》在近日的一篇报道中提到,2020年全球疫情颠覆世界,对世界范围内商业模式和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了影响,但却并没有削弱人工智能对生活的影响力。在这种境况中,自我学习的算法和智能机器还将在抗争疫情的斗争中,以及未来其他场景中发挥重大作用。
2021年已经到来,关于人工智能,你又有什么样的期待呢?本文将从政策红利、技术突破、生态坏境三大方面对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进行展望。
政策红利:我国人工智能有望迎来政策红利年
我国人工智能在技术攻克和产业应用两大方面起步都比较晚,为帮助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国家给予了很多的政策红利,尤其是在芯片方面。去年,我国推出了国产芯片五年计划,根据计划要求,预计在2025年内实现70%的芯片自给率。同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公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资金扶持计划。
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交通、基建等领域的落地,以及在抗疫中出色的表现,已经证明了它已经融入了社会中,并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目前人工智能被纳入新基建政策,成为新技术基础设施的主要支撑之一,背负着带动疫后经济复苏与增长的使命。
但是,据去年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白皮书2020》(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达30万人。
据了解,目前国内共有315家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研究方向专业,仍不能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现设专业中,计算机科技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方向是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主要专业方向。
展望2021年,我国将会大力培养以及引进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并会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红利,为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比如,2021年我国高校有望增加相关专业,增加“人工智能+”的跨学科专业,覆盖计算机、数学、电子信息、统计学、心理学等多个专业领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工智能人才。
另外,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根据“十四五规划建议”,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同时,“十四五规划建议”中还指出,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而在列举出的几大前沿科技中,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被放在了前三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重要性上的优先级。
鉴于人工智能的战略地位以及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的问题,2021年加快我国人工智能建设仍然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国家和地方政府会继续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助力我国人工智的发展,这意味着,我国人工智能有望迎来政策红利年。
技术突破:基础支撑、技术驱动、场景应用会更加成熟
目前疫情还没有结束,人工智能仍然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但对比一年前,我国人工智能已经在多个技术领域取得较大的突破。
2020年12月21日,清华大学朱文武教授带领的网络与媒体实验室发布了全球首个开源自动图学习工具包:AutoGL (Auto Graph Learning)。该工具支持在图数据上全自动进行机器学习,并且支持图机器学习中最常见的两个任务:节点分类任务(node classification)与图分类任务(graph classification)。
2020年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 76 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 “九章”。“九章” 量子计算机算得上领先全球的超级计算机,并且也创下全球最新记录,这一成果牢固确立了我国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阵地位。
此外,百度、阿里、腾讯等科技巨头也在2020年加大了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投入,并公布了明确的发展战略。
展望2021年,人工智能在抗疫中的作用将会更加大,其中大数据分析更加快速、预防检测更能准确、预测能力更加强大。
抗疫之外,我国人工智能从基础支撑、技术驱动再到场景应用都会更加成熟,其中发展趋势可以概况为5大方面:第一深度学习技术正从语音、文字、视觉等单模态向学习多模态智能学习发展;第二人机交互更加注重情感体验;第三未来AI将呈现多平台多系统协同态势,以实现更为广泛的赋能;第四聚焦于“端侧AI”;第五技术将会有更广泛的融合、碰撞,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在政策红利和行业需求的驱动下,人工智能应用成果将会加速落地,其中安防、教育、医疗等领域将会成为人工智能大规模商用的产业。
同时,国家现阶段鼓励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未来,怎样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到各行各业中,并且在行业中实现垂直深入发展,将会成为我国人工智能行业重点关注的方向。
生态坏境:法律法规更加完善,行业环境更加干净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数量大幅增加、行业人才继续流入,同时行业配套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完善,机构投资行为逐渐趋于理性。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达到5125家,较全球各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而言,中国位列第二。
同时,我国人工智能企业的上市潮也拉开了序幕。2020年7月20日,有着“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正式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开盘大涨288.26%,单日市值暴增近600亿。其他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也在上市的途中纷纷提速,其中依图科技、云知声、云从科技、云天励飞等纷纷进入科创板上市受理及问询阶段,并有望在2021年上市。
在民间投资方面,从2018年开始,一些投资机构和投资者已经开始关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清科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半导体以548.15亿元的投资规模超过互联网,成为最吸金的行业。
但是,我国人工智能行业规模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行业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2020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人脸识别事件就给行业敲响了警钟。
行业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国家和企业共同打造。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的配套法律法规正在逐步跟上。
2020年8月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12月20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等等。
展望2021年,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会继续出台。深圳最近将出台国内数据领域首部综合性立法,拟设公共数据共享负面清单制度。这是国内数据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在个人数据保护、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和公共数据管理应用等方面均先行先试,为国家数据立法积累经验。
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的生态环境会更加健康和规范,相关部门会继续出台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行业环境将会更加干净、行业风气将会更加规范。
此外,良好的生态环境还需要行业协会起到好的带头作用。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作为全国首家人工智能行业协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加速人工智能技术成果转化,构建人工智能应用生态体系,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的发展。
近期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正在筹办第二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旨在分享海内外人工智能创新成果,构建国际化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展览展示、信息交流、商务洽谈的专业服务平台。详情请参考《AI赋能双循环·构建产业新格局 | 第二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欢迎你》。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16818043

邮箱: marketing@saiia.org.cn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