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AI如何助力全球减碳?8国及国际组织代表在深共探绿色未来 20阅读 2025年10月21日上午,“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升标准化官员研修班”走进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围绕“人工智能与绿色低碳的全球标准化建设之路”开展深度交流。来自阿塞拜疆、巴基斯坦、南非、古巴、斯里兰卡、非盟委员会、海湾标准化组织等8个发展中国家及国际机构的政府官员和技术专家齐聚深圳,实地了解中国人工智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ESG治理与绿色转型中的创新实践。 本次活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导,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承办,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交流平台(成都))等单位联办,深圳大学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中国—欧洲中心及多地市场监管部门特别支持,旨在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标准化能力。 多方协作,共促绿色发展标准化 座谈会伊始,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国际中心主任庄媛媛首先代表研修班一行对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的精心组织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对深圳在人工智能与绿色低碳融合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表示高度赞赏。同时,她还向与会的中外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进一步促进发展中国家在AI技术应用与气候适应领域对标准化路径的理解与互鉴,推动技术、标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深度融合。 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郎立平则介绍了协会发展情况及深圳在人工智能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探索经验。他表示,标准引领、技术驱动与国际合作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路径。作为链接政府、企业与科研机构的重要平台,协会始终秉持“立足深圳,深化AI,服务中国,辐射全球”的宗旨,致力于加速AI技术成果转化,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围绕行业需求,协会提供资源对接、成果推广、产业研究、政策解读与标准制定等一站式服务,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绿色技术、ESG治理等领域的标准化建设。 同时,他还重点推介了2026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暨第七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GAIE)。作为“粤港澳人工智能第一展、中国智能终端第一展”,GAIE将于2026年5月14日至16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1号馆举办,聚焦AI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等前沿议题,延续“1场专业展会+N场行业论坛+权威奖项”模式,以更精准的供需对接、更前沿的技术呈现和更深度的生态联动,打造全球AI领域年度盛会,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技术出海,共话绿色智能未来 在企业分享环节,深圳陆兮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李硕发表了《类脑AI推动ESG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当前大模型普遍面临高能耗、高碳排放的挑战,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存在冲突。陆兮科技基于自研的类脑大模型架构NEURARK,通过算法与硬件协同优化,实现推理效率提升100倍、功耗降低22倍,支持终端本地部署,显著降低对数据中心和电力资源的依赖。该技术已在医疗诊断、老年照护、校园安全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助力公共服务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 深圳天海宸光科技有限公司品牌总监周祎文以《AI视觉技术与大模型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智能应用》为题,分享了公司在人工智能视觉与行业大模型领域的创新实践。她表示,天海宸光依托全栈式AI能力,已在智慧航空、数字政府、智能电网等场景实现深度应用,助力空中客车、中国移动、国家开发银行金融租赁等客户提升效率、降低能耗,推动绿色智能转型,以科技关怀人类与自然。未来,天海宸光将持续深耕AI核心技术,让智能技术真正成为驱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 此外,中外嘉宾围绕技术本地化落地、绿色标准互认、能力建设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对话。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官员们积极提问,详细了解中国AI企业在低碳算法、边缘计算、智能监测等方面的技术路径与实施经验,并探讨在本地政府治理、能源管理、城市安全等领域开展试点合作的可能性。现场交流氛围热烈而务实,各方就技术对接与项目合作初步交换意见,为后续务实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此次交流不仅展示了中国AI企业在绿色科技领域的领先实力,也为发展中国家提升气候适应能力提供了可借鉴的“深圳方案”。未来,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将持续搭建国际对话平台,推动AI技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